哮喘
时间: 来源: X
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是引起变应性哮喘的一组重要变应原,目前已知可以引起人类致敏的植物花粉多达数百种。花粉诱发的过敏性疾病包括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和变应性哮喘。由花粉引起的包括变应性哮喘在内的一系列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主要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是变态反应学家研究较多且卓有成效的变态反应疾病。由于由花粉诱发的变应性哮喘已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因此近年来许多医生提出了花粉过敏性哮喘这一诊断名称。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过敏源)一种不正常反应。只有当过敏源接触到过敏体质的人群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紫外线等几百种,有些过敏甚至查不到过敏源。过敏性疾病(含过敏性综合症)的发病率大约为20%。从新生儿到中老年各年龄阶段都有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有显著的遗传性特征。花粉过敏是由于花粉中含有的油质和多糖物质被人吸入后,会被鼻腔的分泌物消化,随后释放出十多种抗体。如果这种抗体和入侵的花粉相遇,并大量积蓄,就会引起皮肤过敏。研究表明,近年来过敏现象频发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中摄入了大量的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结果导致体内产生抗体的能力亢进,因而遇到花粉等抗原时,就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及食品添加剂的大量应用,导致人体接触更多的抗原物质,促使人类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大气中致敏花粉的种类繁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海拔高度和不同季节可有不同的致敏花粉。由于我国南北跨越温带和亚热带,气温变化很大,加之东西跨度大、地理及海拔高度的影响,致敏花粉种类有较大的地区差别。对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多会伴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随后出现咳嗽、痰多和哮喘等下呼吸道过敏症状。患者的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除了忌食肯定会引起过敏或哮喘的食物以外,应避免对其他食物忌口,以免失去应有的营养平衡。以下食物均会加重过敏反应,应减少食用。刺激食物一般来说,辛辣的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加重花粉过敏,花粉过敏者要避免食用。另外也要远离一些引起过敏的刺激性食物,比如羊肉、甜食、酒等食物。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要慎食野菜。因为吃野菜会引起对紫外线的敏感,使皮肤红肿,加重花粉过敏症状。高蛋白质饮食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了更多的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结果导致体内产生抗体的能力亢进,因而遇到花粉等抗原时,就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因此,花粉过敏者应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少食用精加工食物。生食饮食习惯的不同也会导致过敏发生的不同,如有些日本人喜食生花生,其中不少人出现了口腔过敏反应。而喜欢油炸花生作为佐餐的中国人则较少发生过敏,有日本学者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花生过敏,可能是因为生吃花生的习惯。如果加热后再吃,食物中的过敏原会随之发生改变,可能也就不会过敏了。花粉变应性哮喘的特异性治疗是指针对致敏花粉而采取的病因治疗措施,由于特异性治疗针对性强,所以临床疗效较为肯定,副作用也很少。1、避免接触花粉避免接触花粉通常即可预防哮喘发作。但实际工作中要使病人完全避免对花粉的接触有一定难度。当支气管哮喘病人被确诊为花粉过敏时,首先应尽量搞清对何种花粉过敏,以便根据该种花粉在当地大气中的飘散情况,在相应的时间来避免或减少接触该种花粉。2、脱敏疗法亦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或减敏治疗,其目的是提高机体对相应致敏花粉的耐受能力。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脱敏疗法主要有以下3种治疗方案。季节前脱敏疗法:通常在花粉季节到来前3个月开始治疗,每周注射2~3次,从低浓度至高浓度逐步增加变应原的注射剂量,在季节前达到1:100的浓度,使机体在花粉季节到来时能够产生足够的IGG封闭抗体,然后每周1~2次维持注射,发病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可停止治疗。常规免疫疗法:常规免疫治疗是一种常年进行的脱敏疗法,通过每周2次注射逐次递增浓度的花粉浸液,争取在3~4个月达到对相应致敏花粉的最大耐受量,此时机体可产生足够的特异性IGG封闭抗体,从而使花粉过敏性哮喘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然后改用每周1~2次甚至每2周1次的维持注射治疗,在下一个花粉季节来临前可以缩短脱敏注射的间隔时间,改为每周2次。常规免疫疗法通常需要连续治疗3~5年或5年以上才能巩固疗效。突击免疫疗法:突击免疫疗法通常采用逐天注射法或每天数次注射法,争取在1周至1月的时间内达到对相应致敏花粉的最大耐受量,从而预防或减轻临床症状。突击免疫疗法可以明显的缩短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程,配合季节前脱敏更可缩短治疗的时间。但来一些研究表明突击免疫疗法可使迟发相哮喘反应增加,因此应在专科医生密切观察下住院进行突击免疫治疗,谨慎使用。3、预防治疗花粉变应性哮喘预防工作较为重要,但是由于花粉的预防措施较难实施,治疗可以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或与预防措施同时进行。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4、对症治疗由于花粉过敏性哮喘的发作程度通常较轻,如出现哮喘症状时给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等Β2-受体激动药可以控制症状,病情较重时亦可在配合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吸入或口服Β2-受体激动药,也可配合口服茶碱类药物。病人如伴有眼部过敏症状,可以采用色甘酸眼药水局部使用。
专题 >
哮喘 > 当前位置
内容指导:《保健时报》由国家卫计委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
哮喘 ( 别名:支气管哮喘 英文:Asthma )是一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当今的治疗手段可使接近80%的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为世界哮喘日,旨在提醒公众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对哮喘的防治水平。
[详细]
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和(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详细]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治疗手段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
[详细]
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
[详细]
哮喘是种不能完全根治的呼吸科疾病,所以只能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哮喘应该戒烟限酒,吸烟时喷出的烟雾会刺激呼吸管道;避免接触致敏原,有些物质可能会刺激自己的呼吸管道;预防呼吸道感染,吸入寒冷和干燥的空气对哮喘病患者是很不好的,所以在哮喘发作时应尽量避免外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清洁和空气流通,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是引致哮喘病发的主要致敏原。
[详细]
哮喘的诊断除了要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外,主要是依靠肺功能检查、痰嗜酸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评估与哮喘相关的气道炎症)、呼出气NO(FeNO)浓度测定、变应原(即过敏原)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几项检查进行诊断。哮喘控制水平的患者其肺通气功能多数在正常范围,肺功能检查对确诊哮喘非常有帮助,是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
[详细]
哮喘是一种由花粉、灰尘、工业气体以及季节变化、环境改变、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的常见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饮食对于患者的体质和发病有着很大的关系。患者应该忌食海腥肥腻及易产气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过咸、过辣、过甜等;禁止吸烟喝酒。哮喘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蛋白质和铁的摄入,多吃动物肝脏、瘦肉、豆腐、豆浆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
[详细]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所以生活中做好保健可以有效的预防哮喘患者的病发。患者要尽量避免过敏原、尤其是已知的过敏原的刺激,生活中许多过敏原和哮喘的发生有关。如室内的积尘,潮湿而温暖的环境以及有害物质的刺激等,似乎都是诱发哮喘潜在的因素。尘螨作为最重要的变应原,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详细]
-
挂什么科:呼吸内科
是否医保:是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否
-
温馨提示
1.忌食可诱发哮喘的食物,如螃蟹、虾、牛奶。进食不宜过甜、过腻、过激(如冷饮雪糕、甜品,动物脂肪,辛辣、烟酒茶)。
2.每日饮水应达2000毫升,甚至更多。有条件时,参考血电解质变化,给予补液。
一、友好求医网哮喘文章全部来源:
1、供稿医生:执业医师(高震),执业医师(胡斌清)我是医生,我要提供有价值的哮喘原创稿件
2、参考文献:
《支气管哮喘相关发病因素分析》、《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螨虫与支气管哮喘》、《中华哮喘杂志》、《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概况》、《内源性哮喘研究进展》、《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体会》等。
注:友好求医网哮喘文章参考众多知名书籍文献,然后由医生指导对内容进行修改,对专业术语加以解释,让患者更容易读懂。
二、哮喘专/兼职医生:
三、可电话咨询的哮喘医生:
医生文章投稿报名
友好求医网现面向广大医疗工作者诚意征稿,公立三甲、二甲医院执业医师投稿优先考虑。
稿件要求如下:
1.文章内容精准无误,通俗易懂。语句通顺有逻辑,无错别字、无用词不当、无文不对题、无违背医疗常识等现象。
2.文章内容对患者有实质性帮助,有参考性可读性价值性。
3.医生根据个人多年临床经验写原创内容,不复制黏贴参考资料及文献。
4.文中不得携带医院名称专家名称、特色疗法、商务通、官网、电话、地址、活动等信息。
5.医生可从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症状、病因、饮食保健等方向创作文章。
更多详情及报名方式可咨询:
QQ:1063015100
Email:1063015100@qq.com
关闭